行业资讯

168体育河南构建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到地块 稳粮增收有底气

  168体育日前,河南粮食生产传来喜讯:2023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达1324.9亿斤,居全国第二位,连续7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同时,河南秋粮产量增速居全国粮食主产省第一,创历史新高。

  稳产的背后离不开耕地保障。目前,河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330万亩,建成面积居全国第二位。

  为进一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168体育,河南省政府于2022年提出在原有高标准农田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在保障做好“农”字文章上,河南气象部门积极融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局,一体推进“政策-机制-监管-能力”建设,构建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服务模式,在保障农业生产防灾减灾中展现气象作为。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河南省气象局坚持政策引领,推进气象保障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体系,探索形成了有成效、有特色、有亮点的适应河南发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气象保障机制。

  2022年9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首次将“气象”与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并列为九大建设内容之一,明确要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结合,规划建设农业气象自动化监测网络,完善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同月,气象工作被先后写入《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指南(修订)》,为全方位服务保障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基础。

  事业发展既要大政方针,也要动静有常。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体系建什么、按什么标准建、建后怎么用?针对这一系列关键问题,河南省气象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气象保障体系建设指南》,从行业管理层面加强指导和监管168体育。同时,省气象局通过编制《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体系建设规范》实施标准约束,从标准层面解决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工程基础建设不规范、不配套、效益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推进气象保障融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控。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日益推进,河南省气象局与省农业农村厅不断破除部门壁垒、领域壁垒,探索深化合作机制。两部门联合部署,对高标准农田所有气象监测数据统一由气象部门管理应用提出明确要求,打通工作堵点;组建涵盖省市县三级的专家队伍,明确46名气象专家全程参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气象保障建设的评审验收,以及204名基层气象部门责任人全面负责气象数据接入等工作。

  在河南省西平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内,气象部门构建了农业气象自动化监测网络,让智慧农业气象设施“走进”田间地头168体育,使农田成为充满“智慧”的沃土。周爱春 摄影

  气象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了良好环境、规范管理、帮手合力,还要有科技支撑。

  今年11月初,由河南省气象局牵头组建的中国气象局“高标准农田智慧气象保障技术”青年创新团队,顺利通过答辩评审。

  “创新团队包含来自河南、天津、河北、山东等省(直辖市)气象局以及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的20名气象业务服务骨干,35岁以下成员占比达75%。”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成林介绍,团队将围绕高标准农田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和质控、地空天协同观测数据融合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数据管理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成果也将辐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

  当前,全省28类农业气象历史数据资料、780万条信息化数据记录,已对应录入天擎数据平台农业气象57个数据接口。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共建共享的河南农业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系统,正依托“数据+算法+产品”架构,保障业务中农业气象数据统一,多种业务产品实现自动化制作,推动服务产品直达公共产品库、数据产品直送服务场景。

  河南省气象局还搭建起省-市-县-地块级农业气象服务场景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监测作物发育期、苗情、土壤墒情等,查询气象预报信息和分作物、分灾种的未来1天至10天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从而开展基于位置、时间、要素、影响的针对性服务。”成林说。目前,场景式气象服务已融入河南所有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信息化服务站。

  针对优质冬小麦气象服务需求,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组织郑州、安阳、鹤壁、商丘、黄泛区、信阳等6地开展冬小麦品质气象预报联合试验,研究气象条件与小麦品质间的关系,发展小麦品质气象预报技术;针对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开展冬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精细化预警指标试验,研究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冬小麦“两病”的发病程度;针对近年来玉米生长季高温干旱频发的情况,开展试验,研究高温对玉米花期田间水分分布,以及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今年6月麦收季,在安阳市安阳县瓦店乡广润坡农田服务中心,安阳瓦店国家气象观测站等设备,一刻不停地监测着田间环境。身为万亩农田“大管家”之一的耿广恩,随时监控手机中的数据,为夏粮丰收来回奔走。“今年豫南遭遇了烂场雨,豫北的麦收压力随之增加。一旦‘天象’App报警,有农业高影响天气,我们就要第一时间通知种植户”。6月11日深夜,安阳县47.56万亩小麦全面收获完成。

  10月2日,在安阳市内黄县张龙乡的4.5万亩高标准农田里,玉米和大豆丰收在望。流转了200亩田地的种粮大户赵玉良对今年台风“杜苏芮”带来的风雨影响记忆犹新。“暴雨后,地里大面积积水。从手机上看到农田渍涝专题天气预报信息后,我马上采取措施,通沟排水、中耕松土、叶面施肥三管齐下,可算保住了我的庄稼地!”

  台风“杜苏芮”的另一个影响,是导致玉米南方锈病病菌随着台风大量集中向内陆传播。为防范病虫害发生,气象部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制作发布玉米南方锈病防控分析研判指导意见,通过多途径推送给种粮大户,及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负责人,并组织开展防控技术培训。“由于气象部门及时预报预警,我们在雨前喷施了一次药剂,雨后又抓住晴天喷施了一次,合作社流转的2000多亩玉米地没有发现南方锈病。”鹤壁市浚县金地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张军朝说。

  在发展精细化为农气象服务的路上,河南省气象局始终瞄准以下方向不断努力:推出“农户看得懂、农田用得上”,且能助力农业提质增效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研发推出“气象农事通”和“天象微农”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小程序,基于用户画像合理配置功能模块、精准推送服务信息,开展面向决策用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定制式气象服务。

  未来,河南气象部门将持续强化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业务服务支撑能力,在农业减灾、节本、增收的蓝图中绘就气象科技为农新底色。

document.write ('');